11月23日,第十四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于江苏省常熟市举行,致力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本届比赛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和中国自动化学会共同主办,常熟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常熟)智能车综合技术研发与测试中心支持。
本届比赛的“真实交通环境挑战赛”汇聚了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众多优秀团队,共计20余支车队参赛,其中包含了不少新锐的智能车研发团队以及与汽车制造厂商紧密合作的实力派团队,共同探讨自动驾驶技术的未来,为智慧交通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参赛团队根据发放的任务序列文件,测试自动驾驶车辆在城市环境中的性能表现,模拟真实环境中接送乘客任务,包括实现交通标识识别、障碍物避让、泊车入位等功能。比赛任务的实现需要依赖多传感器融合、驾驶决策制定、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车辆运动控制、地图采集制作等多项关键技术的支撑。
我校智能驾驶团队由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白慧慧、马继昌老师带队,指导我校本科生参加比赛,团队成员包括王子航、王陟翔、张旭存、李友冬、刘宇松。此次比赛中我校同学们展现出了学子应有的风采和技术实力,践行了我校“进德修业,知行合一”的校训,出色完成赛前制定的预期目标。
赛前我校团队在北京交通大学黄骅轨道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完成车辆线控改制、传感器安装、车道线布线、智能网联红绿灯安装等基础性开发调试工作。
本次比赛要求车辆实现全无人,驾驶安全员跟随裁判车辆进行车辆接管和急刹车。为了完成比赛任务,我校学生们基于车辆CAN通信协议,开发并部署了一套依托公共服务器的远程紧急停车遥控系统。他们完成了云服务器上控制指令的发送以及对车辆状态的监管工作,并且加入了图像回传功能,从而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我校智能驾驶团队在参赛场地采集制作九宫格区域地图,解决了大规模室外场景建图问题,由原来G级别压缩至100M以内,保证了智能驾驶系统对地图加载的流畅性。在此基础上绘制出道路语义地图,完成乘客上车点、下车点在地图中的坐标位置映射,测试了多点任务路径规划功能。
经过两天激烈的比赛,我校团队出色完成了制定的技术目标并获得优秀奖,与上海交通大学兄弟院校同台领奖。同学们有幸与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院士合影,郑院士对我校同学们给予鼓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校参赛队员在本次比赛中展现了出色的技术实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了团队的大规模室外区域轻量化建图、车辆视觉感知、任务路径规划、车辆运动控制和云服务器通讯等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智能车未来挑战赛,我校团队成员积累了宝贵的赛事经验,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融汇贯通。
赛后,我校团队在北京交通大学黄骅轨道交通综合测试基地举办参赛经验分享会,参赛学生成员面向全组进行了赛事总结与经验分享。各成员分享了自己的参赛历程、技术任务、心得体会,这份宝贵的参赛经验,将会增加他们面对未来的勇气。
我校智能驾驶团队于2022年8月正式入驻黄骅基地。秉承“深化产教融合,行中知,知中行”的建设理念,组建一支志同道合的研究团体,为同学们提供完整的自动驾驶实车平台、仿真平台、网联测试平台、微缩车沙盘平台、轮式机器人平台,共同打造B13智能驾驶技术的创新工坊。黄骅智能网联基地将深深植根于智能网联技术的广阔领域,充分利用智能车辆作为核心载体,致力于将前沿的科研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
通过构建完善的研发体系与创新机制,基地将不断推动智能网联技术的迭代升级,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与产业生态。在此过程中,基地将持续提升自身的研发实力与行业影响力,为智能网联行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基地还将积极承担起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重要使命,致力于打造一支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智能网联人才队伍,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